新聞中心About Us
首頁 >新聞中心嚴格生態環境執法,助力污染防治攻堅
發布時間:2023-08-01 瀏覽:3583次
今年以來,生態環境部領導多次以“四不兩直”的形式赴地方開展檢查,發現不少企業生產臺賬弄虛作假、監測造假等違法問題。為推動解決這些情況,生態環境部將從強培訓、強裝備、強引導和強震攝四個方面發力。指導基層執法人員在查處在線監測的過程中,充分發揮用電、用水、用藥等工況數據的校核作用,不斷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。堅持以“零容忍”態度打擊突出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,忠告企業敬畏法律、合規經營、依法排污,不斷以查處一起、震懾一批、教育一片的高壓態勢,不斷壓實企業污染治理主體責任,改善自身環境行為。
今年生態環境部針對重點區域的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將按照精準、科學、依法治污總要求,還是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,汾渭平原、長三角等重點區域,還要聚焦鋼鐵、焦化、石化、化工等重點行業,采取線上+線下兩個戰場同步發力,來確保攻堅戰任務落地見效。線下這個戰場,就是發揮專業執法人員技術優勢,持續對重點地區傳導壓力。線上開展遠程監督幫扶,壓實地方責任。
為保障自動監測數據真實準確,生態環境部一是保持打假高壓態勢,露頭就打。判斷一個企業是不是達標,不能只看自動監測數據,而要綜合判斷,包括檢查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、用電、投藥量情況等,這樣使得企業就不能造假。二是繼續做好指導督促,不斷推動落實《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標記規則》,減少數據出現問題。三是制定更多執法指南,我們將在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現場監督檢查技術指南》的基礎上,加快推動其他行業執法檢查技術指南的制定。
此外,新修訂的《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》已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。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是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的重要內容,是生態環境部門有效實施行政管理、保障法律法規貫徹施行的重要手段。新修訂的《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》,吸收了新行政處罰法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,對生態環境領域嚴格、規范、公正、文明執法提出了更高要求,同時,緊密聯系工作實際,進一步突出生態環境領域執法特點,增強了執法工作的規范性。
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,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實現高水平保護的“利器”。2020年以來,生態環境部“兩打”專項行動深入開展,高度重視自動監測數據質量,對重點排污單位數據造假“零容忍”,保持著從嚴懲處的高壓態勢。今年,生態環境部將繼續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,汾渭平原、長三角等重點區域,以鋼鐵、焦化、石化等行業為重點督察對象,根據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,結合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、用電用水、投藥量情況,加大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,從源頭保證環保設施的高質量。